太元二十一年,九月庚申日,晋孝武帝以酒后戏言而被张贵人所弑。
次年,东晋亡国之君——晋安帝登基。这片大地进入晋末最后23年的倒计时。
荆州南郡,江陵县。
天,茫茫亮;淡青色天光穿透白雾,照在白茫茫的雪地上。街道寂静无声,家家户户房门紧闭,任凭瓦上、门前堆压厚重的积雪,也没人出来清扫。
黎明破晓时分,一团巨兽的身影越来越近,距离百步远时,才看清原来是辆高大威猛的驷马辎车。昂贵的楠木做车身,西凉良驹做骑。按照礼法,四马拉车,诸侯待遇。如此顶配的出行配备,一眼便可瞧出,车马的主人出身不凡,在荆州必然是一等一的权贵人物。
“咚~”
晨钟响起。阿纤掀开厚重的车帘,冷风呼在她的面颊上。短短几秒时间,她脸颊冻得发麻,眼睛吹得发涩。
是了,这是寒冬腊月,再过二十余天,晋安帝便会祭祖登基,改国号隆安。
而她,来到荆州已有两年。她,十岁了。
历史的脚步越来越逼近,阿纤听着听着,渐渐失神。
直到,后颈衣领被人提起,她身体不自觉地后倒在对方柔软的氅衣上。她还有些发懵,氅衣的主人笑了声,道:“阿纤,小心着凉。”
“......是,姑父。”
阿纤双手撑起身体,重新坐好;双手放于膝上,姿态端正。
辎车中间放着一尊雕着蛟龙的炉子,里面正烧着银炭加温;她揉了揉冻僵的脸颊,朝坐在中间的氅衣男子露出纯良的笑。
男子面容俊美,剑眉斜飞英挺,双目狭长,似出鞘的利剑;锦衣华服,外披鹤氅,内衬雪貂大裘,雍容华贵。
他便是阿纤的二姑父,扶丞。
也是阿纤决定投资的“失败股”。
历史给出的正确答案——刘御,他剿灭扶丞全部势力,一举成为东晋权臣。23年后,他就是灭亡东晋之人,成为揭开南北朝序幕的刘宋开国皇帝。刘御勇猛无敌,后世诗人一句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,便巧妙地拿着他与平庸的长子对比,凸显刘御的北伐功绩。
华夏历史上共有408个皇帝,可惜,刘御勇猛果敢,排名却中不溜,属于不太出挑、名声不显的那一列。甚至在后世,他后人“山阴公主刘楚玉”的名号远胜过他。
归根结底,他死得太早。按照古人寿命,六十而终其实算是长寿,可是对于结束乱世来说,尚且太早。
刘御死前,本想征伐北魏,尚未出师,便因病逝世,含恨而终了。最终,他并未像汉高祖刘邦或是汉光武帝刘秀一样,统一南北,做出更大的功绩。
不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打遍同时代无敌手的他算得上是无可争议的“天命之子”。
这天命之子的大腿,她不是没想过去抱一抱。
但现实很残酷,刘御能够从寒门武将,一步步走到灭亡东晋,建立南朝政权。他背后的势力,大多是依附于他的寒门。南北朝时代,君主着重打压世族,扶持寒族势力。
比如一提到顶级门阀,后世便会自动浮现的“琅琊王氏”与“陈郡谢氏”,二者名声显赫最盛的时候,就是东晋时期。等到了南北朝,它们与其他世族一样,早已被打压下去。
即便阿纤不怕打压,想要举族投奔刘御,她们南阳刘氏的处境也极其尴尬。
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出身南阳刘氏旁系。故而,荆州南阳郡,称为“帝乡”。阿纤一脉,是南阳刘氏的主脉;也是硕果仅存的东汉宗室。
刘御姓刘,但他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的后代,按照正统来算,刘御算不上刘邦后裔,也就更提不上是大汉朝的宗亲。让南阳刘氏给自己当僚属,二者相见,一正品,一高仿,难免尴尬。
而对于世族团体来说,南阳刘氏作为东汉宗室,就算汉灭了,南阳刘氏还是铁板钉钉的前朝宗室,不能简单归于世族行列。何况,面对以“汉民”自居的百姓,放着正统宗室不拥护,让人家拥护同姓不同宗的刘御,还是尴尬。
扶丞谋权篡位,兵败身死,作为他妻族的南阳刘氏难免被打上“反贼”的标记。即便他们早就抱上刘御大腿,两两对视,刘御也忍不住心里存疑,这样面和心不和,双方尴尬又互生猜忌,迟早生出事端。
叠加“尴尬”buff,就算阿纤想要去抱大腿,人家也如同接到了一块烫手山芋。
可面对扶丞就不一样。门阀出身的扶丞即便想要提高寒族在账内的比例,也得考虑世族的想法。阿纤是他妻族子弟,天然利益同盟。对于刘御来说,南阳刘氏是正品,他是高仿;但换个对象,比如扶丞,他嫡长子拥有一半的汉朝血脉。南阳刘氏简直是最好的形象工程,活招牌。
基于投入比考虑,阿纤挥洒热泪,奔向扶丞阵营。先在己方站稳脚跟,做成有名有姓的顶级谋士,伺机而动。倘若有一天,扶丞依旧不敌刘御,凭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