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,我顶着黑眼圈从院子里走进屋。这是按照老黄的要求,第一次早起练习辨认方位。
&34;东家,你这姿势不对。&34;小青飘在一旁指出,&34;使用罗盘时要双手平举,不能歪着。&34;
&34;知道了&34;我打了个哈欠。天还没亮就爬起来实在是太痛苦了,更不要说还要保持标准姿势站两个小时。
就在这时,手机响了。是老黄打来的:&34;今天铺子里有个重要客人,你休息得差不多了吧?&34;
我下意识想说还没完全恢复,但想起这几天的种种,还是应了下来:&34;嗯,我这就过去。&34;
挂了电话,小青有些担心:&34;你真的没问题吗?&34;
&34;放心,只是接待客人而已。&34;我强打精神。这段时间的反省让我明白,与其贸然尝试高深法术,不如先把最基本的做好。
来到铺子,老黄正在煮茶:&34;今天这位客人是城东张记茶叶店的老板,说是店里最近不太平。&34;
&34;哦?什么情况?&34;
&34;等他来了你就知道了。&34;老黄意味深长地说,&34;对了,记住你爷爷的话:不懂别硬说。&34;
没过多久,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。他长得白白胖胖,一身贵气,但眉头紧锁,看起来很是烦恼。
&34;您就是新来的马掌柜吧?&34;他自我介绍道,&34;我姓张,是城东张记茶叶店的老板。&34;
我点点头:&34;张老板请坐,说说您遇到什么问题了?&34;
&34;是这样的&34;张老板坐下后叹了口气,&34;我们店最近很邪门。每到晚上,仓库里的茶叶就会自己倒出来,撒得到处都是。一开始以为是老鼠,但找了好几次都没发现。&34;
我下意识想开启阴阳眼看看,但想起身体还没完全恢复,就先按捺住了:&34;还有其他异常吗?&34;
&34;有!&34;张老板急切地说,&34;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,店里就会传出沏茶的声音。那些好茶叶,第二天全都泡废了!&34;
听到这里,我觉得有些不对劲。正要问更多细节,突然看见小青在一旁疯狂打手势。
&34;怎么了?&34;我用口型问她。
&34;我知道是谁干的!&34;小青激动地说,&34;是茶仙!&34;
&34;茶仙?&34;
&34;就是特别爱喝茶的鬼魂。它们生前都是茶道大师,死后还惦记着品茶,就会去茶叶店&39;借&39;茶喝。&34;
我若有所思。这倒是个合理的解释,但还是得确认一下。
&34;张老板,&34;我试探着问,&34;你们店是不是最近进了一批特别好的茶叶?&34;
张老板愣了一下:&34;您怎么知道?上个月确实进了一批珍藏级的大红袍。&34;
&34;那这些异常,是不是从那批茶到了之后才开始的?&34;
&34;对对对!&34;张老板眼睛一亮,&34;马掌柜果然厉害!&34;
我心里暗喜,看来小青说得没错。正要开口,老黄突然轻轻咳嗽了一声。
我明白他的意思——别贸然下结论。
&34;张老板,冒昧问一下,&34;我换了个话题,&34;这批茶叶是从哪里来的?&34;
&34;是从一个茶农那里收的。&34;张老板说,&34;那茶农年纪很大了,说是祖传的茶园,这次想收手就低价卖给我们了。&34;
&34;那茶农&34;我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,&34;现在还在吗?&34;
&34;唉,这您都知道?&34;张老板叹气,&34;那老人家上周去世了,听说是在品茶的时候&34;
果然!我看了看小青,她也是一脸凝重。
&34;张老板,恐怕您这不是茶仙,&34;我谨慎地说,&34;而是那位茶农舍不得离开&34;
&34;啊?&34;张老板脸色一白,&34;那,那怎么办?&34;
我正要说话,突然感觉一阵头晕。该死,看来身体还没完全恢复。
老黄见状,适时地插话:&34;张老板别急,这事得从长计议。这样,您先把店里的具体地址留下,我们准备一下&34;
送走张老板后,老黄转头就瞪我:&34;看出问题了吗?&34;
我疑惑道:&34;不是茶农的执念吗?&34;
&34;你啊&34;老黄摇摇头,&34;光听小青说是茶仙,就想当然了。茶农的死,茶叶的来历,店里的异常,这里面可没那么简单。&34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