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井离乡,有时候也并不是坏事。原以为朱鹊桥从此会一蹶不振,想不到迁移到莫国以后,在秦寒烟和楚关河的打理下,生意是蒸蒸日上,虽然恢复到往日的荣光还尚缺时日,但是盈利能力,跟朱鹊桥辉煌时刻相比,也是不相上下了。除了生意上顺风顺水,楚关河在接下来的莫国的科举考试当中,州试和和省试都顺顺利利,随后的殿试也是表现出色,以第三甲被皇帝老儿赐予同进士出身,取得了入馆阁的机会。在阁中担任覆校官的同时,楚关河借机深入学习,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政治能力,为日后担任更高职务作做准备。
既然入了朝廷为官,朱鹊来的生意,楚关河就不好插手了,他全身而退,全权委托给秦寒烟打理。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,个人婚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。秦寒烟这段时日,为操办楚关河和翠儿的婚姻大事,也是忙前忙后操碎了心。
如果按照以往,按照朱鹊来在临安府的排场,李清和楚观是断然不会同意自家二衙内,和一个丫鬟身份的女子结婚的。可是一场战争,让两老也通透了许多。世事无常,既然自家儿子中意,那作为长辈再反对也无意义了。既然儿子执意要娶,李清另有打算:“我看关河还是市面见得少,他现在是新鲜。等到上了朝廷为官,我看他还和翠儿还能不能聊到一块?两个人在一起,总不能每天聊咱家这点生意经。如果他以后还想再娶一门亲,那我也不反对。大娘子毕竟是跟咱家门当户对的,也见过世面。楚关流在娶亲这一点上,就比他弟弟强。”
对于夫人的说法,楚观倒是有不同的看法:“孩子们自己满意就好。关流再是眼光好,也不在了,我们如今只剩下关河。只要他开心,我就开心。所以夫人,孩子们的事,让他们自己决定吧。我们年纪也大了,少操点心。你管得多,他们也不一定领情。”
听从楚观的劝,向来强势的李清这次也就在老爷面前发发牢骚,儿子面前也就不多言了。自从楚关流殁后,秦寒烟和那个当朝驸马不清不楚的事,她也是知晓的,只不过儿子不在了,儿媳即便要改嫁,也不是她所能阻拦的。而且她这个大儿媳能力强,当初关流殁后她没回娘家,而是对朱鹊桥的生意更上心,她已经感激不尽了。如今的朱鹊桥,还真离不开秦寒烟。关河又为莫国朝廷效力,家里的生意更是指望不上了:“老爷,我看老二的婚事操办以后,寒烟的婚事,是不是也该操心操心了?要把寒烟永远留在我们家,得给她寻一个上门女婿,否则,寒烟是留不住的。咱家现在,真的离不开寒烟,生意全靠她了。”
说来说去,还是家族生意重要。真心为媳妇好吗,其实也未必。媳妇毕竟不是亲闺女,还是隔了一层的。
“我说夫人,先把关河的婚事对付过去再说。寒烟主意更大,未必会听你的。还是过段时日,问一问寒烟的意思吧。最近她不是跟那个当朝驸马断了吗,再缓缓。” 毕竟是当老爷的人,在大事上比他这个夫人看得远。
秦寒烟和翠儿、关河商量之后,准备把他们俩的婚事,放在莫国有名的松岛来操办。根据现代的经验,寒烟知道这种园林婚礼,更受年轻人的喜欢。而且寒烟打听过了,像这种园林婚礼,莫国还从没有人操办过。借此婚礼,也可以给朱鹊桥的生意做一个广告,顺便让楚关河和朝中的大臣们交好,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寒烟特意嘱咐关河,朝中大臣如果要邀请的话,事先申明不收礼金,这也是为关河今后的仕途着想。如果想让关河在仕途有所发展,那么只有清正廉洁,才能走得更远。如果关流还在世,也一定会支持她的想法。
“关河,翠儿,你们的婚事就交给大嫂我来操办,我一定把你们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。” 关流不在了,她这个大嫂自然要上心。
“大嫂费心了,这段时日辛苦大嫂了。大嫂办事,我和翠儿,当然很放心。” 对于这个大嫂,楚关河向来只有尊敬。虽然大哥不在了,但是“大嫂”这个称呼,他一直不想改。
“少夫人,这段时日,你都忙瘦了。” 翠儿,是真的心疼寒烟。寒烟忙里忙外不让自己闲下来,如果大衙内还在,少夫人就不会这么辛苦了。
婚礼场地松岛,秦寒烟已经实地踏勘过了,事后又带关河和翠儿也实地瞧过,他们俩也很满意。松道景物最胜,全园大致以一个大池塘为中心,分为南北两个景区。北景区尚存白居易的石刻,有竹林、假山以及五个特色小区布置其中,环境幽静。南景区则包括了大池塘,这里遍布亭榭堂阁,以观景取胜,园中建筑以六景堂最为著名,登上此堂则一园之胜景可顾览而得。婚礼的场地,就在这个六景堂。更难得的是,六景堂外遍植梅花,婚礼举办之时也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。朱梅、紫叶梅、同心梅、丽枝梅,燕梅、猴梅等稀有又难得,常年点缀于亭台楼榭之间,有富贵妖娆之气。之所以婚礼场地选定这里,是因为寒烟知道莫国赏梅之风盛行,很多王公贵族家里都设立了梅园。秦寒烟还了解到,这里有两株古苔梅是难得之物,婚礼期间正是开花期。梅花开放时,苍癣鳞皴,封满花身,又有苔须垂于枝间,风吹绿丝,飘飘可玩。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