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星迟偶尔也会想起她的高中生活,他没有参与过她的高中生活,却给她的高中生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
高中三年,细细数来,他们也只见过两次。
他却填满了她的整个青春。
不,也许不是他。
高三那年,刚考完试,在操场,“可我是真的喜欢他,”赵星迟拉着乔阳的手,告诉她,“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他,我喜欢他。”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有强调的作用。
乔阳不说话,抓着她的手,轻轻拍着她的背。
赵星迟时常会想起那次模考时,她和他发小的对话。
他的发小问她,她见过他生气时的样子吗?答案是没有。她见过他狼狈的样子吗?答案还是没有。
她只见过那个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。
他会站在离她一米的地方说话,他会在远处讲台上演讲,他会站在更远的地方作为全校代表发言。
他会和意气风发的赵星迟一起站在时光里,站在那年的领奖台上。
时间总是过得太快,快到她没来得及攒够勇气,一切就已经结束了。
回忆像是一场让人准备充分了的考试,里面的重点内容总是从脑海浮现。
高中时,她给他发过一些消息。
她经常会发一些夸他学习好的话。似乎只有这样,他们才有得聊。
她记得最深的一条,他生气地说,不要再说自己学习好了。
赵星迟呆愣片刻,沉默不语。
文字真的可以传递情绪,某一刻,她感受到了那个少年的焦虑与无奈。又或者说,她和那个少年一样的焦虑。
那次,她发消息给他,安慰他。
他说,自从上了高中,她是唯一会安慰他的人。
也是,谁能想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也会焦虑成绩呢?
他带着一身荣光从这个小县城走了出去,留下了成绩单上的一串数字,留下了值得好几届学弟学妹传颂的谈资,留下了走向光明的背影。
赵星迟被光迷了眼,看不见光下的影子。
……
会不甘心吗?如果当时她能再改变些什么,该有多好。
喜欢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无理取闹的事情。
情绪会冲垮理智,理智又会反击情绪。二者相互拉扯,凑成了赵星迟的喜欢。
在高中的教学楼上,有个女孩曾把所有的喜欢写成了别人看也看不懂的诗,然后又将它们封存在时光里。
她想着有一天,男孩也许会像小说里写的那样,看到那些信。
可是,生活与小说注定不同,她的青春与那些在角落吃灰的信件一起走向了终结。
她一直在想,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他们一直留在那个夏天,留在某节课上。
初三的某节课,她在数学课上走神,数学老师提问问题,他偷偷地将自己的稿纸挪到了她的面前。
可惜,没看过的题就算知道标准答案也是答不出的。
最终,她的喜欢和青春一起烧成了灰烬,埋在了那个夏天的桂花树下。
如果注定有人要空欢喜一场,就把那个人换成她吧。
她希望让自己的故事平淡一些,只要他的故事足够热烈。
很久很久以后,赵星迟会释怀,她不经常想起那个少年,不经常想起自己的从前。
她喜欢那个少年什么呢?想不太起来了。她只记得拍毕业照时,那个男孩穿着白衬衫,站在阳光下,闪闪发光。
赵星迟认识的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学霸少年,是海上月,是天上星。
可是,也许在他眼里,他是个天赋不够的少年,只能在众多的天才少年里努力挣扎。他也只是个普通人,需要一个能把他当普通人的姑娘。
赵星迟和沈微微后来聊过。
沈微微说,很羡慕她能在那段时光里有个喜欢的人。
赵星迟也觉得自己确实幸运,能遇到过那个男孩。
……
在他官宣恋情的那天,赵星迟很是痛苦。
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继续喜欢他了,这样是不道德的。那会,沈微微是她的同桌。沈微微很坚定地告诉赵星迟,喜欢无罪。
纵然之后赵星迟再也没给那个男生发过消息,但那份喜欢还是延续了好久。
赵星迟也会看一些小说,有天,她突然问自己,自己真的喜欢那个男孩吗?
人家说,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。但赵星迟可以列出好多她喜欢那个少年的理由。
她记得那个少年让她心动的所有瞬间。
她只知道,那段日子里的喜欢是真的,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是存在的。
谈及其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,年少的心动和那年教学楼下桂花树的香气一起飘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