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传出走水的预警锣声时,摄政王正在王府的书房里,面对厚厚的一摞奏折,一页一页的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批注着。
他从梨荣院回来的路上,便听说王妃折返回梨荣院找麻烦去了,便回王府等她。
当然了,他回王府并不是多么想见王妃,而是希望王妃听说他回府了,能早点从梨荣院里出来。
摄政王虽不曾娶妻纳妾,却也见过太多后宅里的阴私之事,也懂得女人之间的争斗有时候比男人之间更为阴狠。
他的母妃之所以一辈子只生出他一个孩子,就是因为后宅争斗伤了身子。
男人其实很清楚女人之间的后宅争斗,但男人只是将这些争斗当做小宠物之间的争宠一般,乐的旁观。
摄政王没有这癖好,他只希望他母妃的悲剧不要在他的后宅上演。
林宝钗回府便听管家婆子说摄政王已经在书房歇下了,林宝钗后悔着不该在梨荣院吃晚饭,便冲进了书房。
若不是摄政王本人端坐在书案前,下颚紧绷时,让冷冰冰的脸发生细微变化,在一旁痴看的林宝钗都要将他当做一个只会看奏折的木桩了。
要问林宝钗为什么这么晚了,还在书房里陪摄政王批奏折?
问就是,她准备死缠烂打的跟摄政王补上洞房。
毕竟,摄政王是第一次主动回府,且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也没有离开,而是将自己的一应物品搬来了书房。
虽然摄政王明显是打算睡在书房了,可林宝钗却不想失去这难得的机会,便以也要处理些公务为由,留在了书房。
谁叫摄政王当年做王爷的时候很穷,王府就只建了一个书房呢?
于是,她便拿着建书院的计划,一边假装写写画画一边悄悄摸摸的偷看摄政王。
只见摄政王面白如玉,双目凌厉,坚挺的鼻梁下,微抿的薄唇噙着一丝让林宝钗难以抗拒的情欲。
看的林宝钗心花怒放,几次想要开口引导摄政王入睡,可他那带着冰碴子的脸让她张不开嘴。
“王爷,时辰不早了,明日还要早起上朝……”林宝钗实在撑不住了,她借着打哈欠的时候站起身来,朝摄政王身边靠了靠,“咱们安置吧?”
她特地把‘咱们’二字咬的很重,生怕摄政王听不出其中的含义。
可摄政王只回复她一个简单的‘嗯’字,便没有下文了。
林宝钗不死心,想主动拉摄政王的手撒娇,却又有些扭捏,慌乱间,将书案上的笔架碰掉到了地上。
外面守着的近身侍卫听到声音,推门进来,躬身道:“王爷有何吩咐?”
林宝钗本就窘迫,近侍进来使她更是尴尬,还不等摄政王开口,她率先摆摆手道:“没什么事儿,你且出去吧,这里有我呢。”
那近侍闻言不动,只等摄政王发话。
摄政王正欲摆手叫他出去,却见一名身着黑衣的男人进来,将林宝钗吓一跳。
“你是何人,未经通报怎么就进来了!”
那黑衣人不理会林宝钗,只附在摄政王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,就见摄政王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灯芯一般。
“如何就能逃了?”摄政王鼻孔里喘着粗气,“可还有追上的可能?”
那黑衣人面带愧色的拱手,“是属下无能!”
摄政王还想说什么,就听到外面有敲锣声。
“这深更半夜的,敲的什么……”林宝钗正欲抱怨,忽的明白过来,“是谁家走水了!”
摄政王与那黑衣人一个眼神,那黑衣人躬身出去,闪进黑夜里不见了。
有管家来报,“禀王爷,是梨荣院着火了,火兵丁的人正在救呢。”
“好端端的,怎么会走了水呢?”一听是梨荣院,林宝钗吓了一跳,“林府与梨荣院挨着,可有危险?”
摄政王急切的道:“梨荣院可伤到人了?”
两个人同时发问,一下子给管家愣住了,抬头看了一眼,才回禀道:“火兵丁也是刚赶到,还不知道有没有伤到人。”
摄政王见问不出什么,起身便出去了。
林宝钗追了上去,“王爷,等等我。”
二人赶到时,正看到薛簌簌抱着孩子,在林三公子的保护下,从院子里出来。
林宝钗已然看到林家的宅子没有被连累,心早已放心了,又见薛簌簌和孩子都好端端的,且被她三哥哥保护着,便生出了几分促狭之心。
“三哥哥英雄救美,值得嘉奖啊!”
薛簌簌本就惊魂未定,被如此一叫,倒吓了好大一跳。转头就看到林宝钗与摄政王坐在同一匹马上,正热情的朝她招手。
马上的两个人在火光的照印下,一个热烈浓郁,一个冰冷清淡,倒是天生一对。
“王爷,你看我家三哥哥表现怎么样?”林宝钗故意歪头看一眼背后的摄政王,借此与之亲近,“是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