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丞家那著名的纨绔小郎君又干了什么出格的事。
谢芝和琴音都很佩服书语这消息的灵通。
金乌逐渐西沉,金黄阳光逐渐染上一缕缕晦暗。
晚膳照例是在主院用。
众人端坐其中,言语声细细碎碎,却不急着用膳。
谢芝眼光晃过众位阿姨头上精致又不怎么过于显眼的首饰、脸上漂亮的妆容和一看就精心搭配过的衣裳,心里了然。
几位阿姨平日里虽然也在乎自己的仪容,但只有家主谢兴在的时候才会如此费心打扮。
果不其然,不一会儿,家主谢兴就进门坐到上座,崔夫人则坐于其侧。
众人齐齐起身向家主行礼。
谢兴:“都坐下用膳吧。”
待众人坐下的时候,谢芝假装自然的看了一眼谢兴,心想,不愧是崔郡守仅仅听到名声后见过几面,便愿意将女儿嫁给他还帮助其谋官的人。
谢兴长得确实有这个资本,身高近八尺(谢芝估计应该有个一米八了),难得的是不胖不瘦又身形挺拔。
肤色白皙干净,牙齿洁白整洁。剑眉入鬓,双目有神,衬着那张本就俊朗的脸更加吸引人注目。
最难得的是,这样好的相貌却并不显得缺少男儿气概,反而是那种男性羡慕欣赏、女性也喜欢的长相。
她又看了看崔夫人,估计了一下,崔夫人应该有一米六几,长相也是时下最受欢迎的那种清丽端庄的模样。
最难得的是她周身的气度,从容有度,一看就觉得让人觉得安稳有安全感。
一眼望去,在座不管男女还是大小都没有长得差的。
谢芝心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,手上夹菜的筷子却是拿得又稳又优雅。
今日厨房做了谢芝喜欢的酸菜鱼,谢芝吃到喜欢的菜心情更高兴了。
酸菜是清洗过的芥菜加上盐腌制过的,味道酸而不咸。鱼肉是切得薄薄的肉片,用姜葱酒去掉大部分腥味,进锅里滚一遍就捞出来。加上茱萸花椒,勉强也算得上麻辣鲜香。
这酸菜鱼是谢芝指导改良过的,谢芝很喜欢这道菜。谢家人的口味都挺相似的,在座其他人也没见不喜欢这种有点刺激的菜肴,或多或少都在吃。
辰县多水,鱼多又便宜,故而本地人也爱吃鱼,一些人把鱼脍奉为珍馐。
谢芝本就不太喜欢鱼的腥味,对于可能含有寄生虫的鱼脍更是敬而远之,还让崔夫人也不要吃这道菜,家里的孩子们更是不能吃。
像南方这种水网密集的地方,本就多寄生虫和传染病,抵抗力较低的孩童更要注意。好吃的菜肴那么多,谢芝选择吃更安全的。
唯有谢兴那些同僚和朋友来家里聚会,以及举办宴席的时候,谢家餐桌上才会出现鱼脍这道菜。
毕竟是流传已久的名菜,桌上若没有,总显得有些失礼。寄生虫这种事也不好解释,只能尽量挑些干净健康的鱼,处理也细致些。
谢兴用得差不多了,放下著筷,招手示意一旁候着的奴仆把桌上的东西撤下去。
众人跟着落筷。
残羹碗筷被撤下去,众人漱口净手,再用身上的帕子轻拭嘴角。
见众人都差不多了,谢兴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润喉,才道:“朱先生已给我传信,大约三日后到辰县。”
其余人没有开口,崔夫人问:“这位朱先生哪里人士?可有家眷随行?”
对于自己的这位嫡妻,谢兴显然是敬重且信任的,知道她是想让他说说这朱夫子的来历:
“朱先生乃吴郡人士,本是满腹才华,尤其擅长治书,原在冀州某县做主薄,时运不济,遭了人陷害,流落到了荆州。”
“所幸我有位友人与其交好,又知晓我在寻夫子,便为我引荐了朱先生。朱先生诸子皆在外,唯有长子所出的嫡长岁陪伴其左右奉养。”
姓朱,吴郡人士?崔夫人心里思索了一番,猜测这位朱先生应是出身吴郡朱氏,大约是旁支。
二郎等人还小,且还不知事,尚且不觉得如何。
谢芝谢琪,以及何李等妾室却知道,能有这么一位夫子是多么难得。
不说很少有做过官的人愿意教蒙童,就算愿意教也不会来谢家这种小家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