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,你不觉得太冷清了吗?”
杨峥道:“山里的小镇,说不定没有收成,都跑去城里营生了。”
刘四咬着嘴牙子,说道:“有个住处已经很好了,我们都成这样了,命不由己,还有什么好怕的。”
杨峥刚想答话,吴亮从背后推着三个人,呵斥道:“你们在说什么呢?快往前走。”
三人没再说话,继续在黑暗之中向前赶路。
队伍前面,杨恺看着眼前的小镇,对身边的衙役低语道:“大家小心一点,这地方已经接近河西道,西北边境战火烧得厉害,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。”
一位衙役说道:“杨队长,前面有家客栈,亮着火光。今晚我们可以在那里歇脚。”
杨恺望着远处两层楼的客栈,灯火通明,前后各有一个院子,地方很大,与周围的农舍平房截然不同,沉声道:“大家换身便服,不要随意透露我们的来处,留心一些,我们去看看情况。”
客栈门口挂着两个破旧的灯笼,横匾上写着五亭镇客栈五个字,年久失修,少了几个笔画。吴二讪笑道:“这哪是客栈,牌匾怕是有几百年没换了吧。”
郭虎推了一下吴二,说道:“别胡说八道,有本事你先进去看看。”
吴二本来跛脚,被郭虎推了一下,一个踉跄摔到院内,正好撞到一个男子身上。两人大叫一声,同时摔倒在地上。
杨恺和衙役警觉地拔出长刀,男子站起身,走到灯下,大家这才看清他穿着仆役的衣服,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,衣服破烂,见来了客人,迎上前来将衙役乘骑的马匹拉到马槽喂食。
杨恺收回刀,走上前问道:“你们这里是五亭镇吗?这么回事,连个人影都没有。”
仆役见到杨恺,也许是看到脸上的刀疤还有手上的刀,眼里恐惧,陪笑道:“听说西北边境打仗,都往梁州城逃了,就我这些没用的,老的老,小的小,留在镇上种些粮食过日子。”
杨恺道:“这里去武地还有多远?”
仆役道:“不远,二百里,三天的脚程就能到了。”
杨恺看到大堂内灯火通明,传来阵阵喧闹声,问道:“店里都是些什么人?”
仆役听到杨恺问的话,一阵慌神,嘴角抽搐,艰难地答道:“他们,他们是高台镇来的西域商客。”
孙传尧打量着仆役,坐到台阶上,耳边听到的不只说话声,还有不成形的曲调,调子的口音类似凉州话,细听之下又不太像,可能是五亭镇本地的方言更多一些。山间小镇,怎么会有女子卖唱赚钱,孙传尧想着,这地方哪里都觉得很奇怪。
杨恺问道:“你们店里客房还有吗?”
仆役道:“二楼还剩三间。”
杨恺思索片刻,答道:“不用了,给我们备些晚饭,今晚我们都住后院,住宿的钱照价给你们。”
仆役应声,也没答话钱的事情,逃也似得跑回大堂。
刘四笑道:“这小子看我们像见鬼似的,山里的娃子果然没见过世面。”
衙役将案犯带到后院,清点人数,解开将案犯锁在一起的铁链,在后院安排了住处,无非是墙角的几处空地,马房内却不让留宿。
杨峥道:“这么冷的天,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去马房里睡觉?”
郭虎用手指在杨峥头上狠敲一下,说道:“马房是留给我们的,不是给你的,要不是为了看着你们不逃跑,我们才不想住马房。”
吴二跛着腿,走上来,眨着眼睛说道:“这些马烈得很,晚上喜欢东踩西碰,官爷可要小心对付他们。”
郭虎将吴二推到在地,说道:“吴二,你说什么呢?”
一群案犯见状冲上前去,眼看又要和衙役发生争执,杨恺走上前来,拉开人群,怒吼道:“你们干什么?为了一个破院子,都能吵起来,谁不想睡院子的就给我到野外歇着,整个晚上都别给我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