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逗点小说>女生耽美>大汉之草根皇帝> 第43章 尊奉信陵君(一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章 尊奉信陵君(一)(1 / 2)

外黄。

张耳府上。

“张大哥,那就多谢了。不过,要说起战国四公子之中,我最佩服的还是信陵君魏无忌,依我看,春申君黄歇、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都比不了他啊。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,他效仿孟尝君田文、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,延揽食客,养士数千人,自成势力。他礼贤下士、解人之困,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,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,”刘邦说,“我真羡慕你啊,能与信陵君交往,我听说你之前也是他的座上客。”

“是的,与他交往的那段时间让我受益匪浅。”张耳说。

“信陵君是我非常敬重的人,因此,对于他的事,我也了解一些。公元前277年,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,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,是为魏安厘王。翌年,魏安厘王封魏无忌于信陵,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。”刘邦说。

“是的。”

“信陵君喜欢养门客,他仁爱宽厚,平易近人,因此,无论远近的人都争着归附于他,高峰期养门客达到三千人之多。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,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。”

“是啊,他对待门客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贱,都平等对待,一样恭敬。这一点,我是目睹。”

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陵君的胸怀,而春申君黄歇虽然也养门客,但是,他更多的是为了装点门面,并没有恭敬地对待他们,也没有能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,到后来,他身为国相,还不满足,把李园的妹妹先据为己有,等她怀了孕之后,又把她敬献给没有生育能力的楚考烈王,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将来做楚国的国君,到最后,他自己却被李园杀死,如果他能听门客朱英的话,又怎么会有后来的祸患呢?”刘邦说。

“你说得没错,一个没有胸怀和智慧的人,即使正确的意见摆在他的面前,他也听不进去,更不会采纳的。”张耳说。

“单从这一点来说,春申君比不了信陵君啊,虽然他年轻的时候,也有一定的作为,一封书信,劝退了秦国的大军,但是,他在信中为秦国拟订的强国之路,吞并六国的方略也正是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方法,所以说,他虽然劝退了眼前的秦军,却是他为秦国出谋划策,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换来的,这不是饮鸩止渴、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吗?他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他力保熊完逃出秦国,顺利地当上了楚国的国君。熊完是楚顷襄王之子,当时,在秦国做质子,公元前263年其父楚顷襄王病危时,其欲回国争夺王位,但秦昭襄王以情况不明为由,不放他归国。后来黄歇以偷梁换柱的计略骗过秦国人,使其逃归楚国,并顺利继承王位。这恐怕就是他最大的功绩了。”

“是的,春申君忠心护主倒也值得称赞。”张耳说。

“熊完当上了楚国的国君,是为楚考烈王,为报答黄歇,楚考烈王以他为令尹,赐淮北地十二县,号春申君。同年,楚考烈王由陈国故都陈郢迁都寿春。楚、赵结盟,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万大军,奔赴赵国。可是,春申君缺少战略眼光。”刘邦说。

“此话怎讲?”

“楚考烈王元年(公元前262年),秦国对楚国发起进攻,以试探楚国态度。黄歇为奉行其‘亲秦附秦’路线,割让州陵给秦国,楚国势力更加衰弱,而秦国则对楚国继续维持‘善楚’政策。接着,秦国执行‘远交近攻’策略,兵锋集中指向三晋。秦命白起大举攻韩,攻取野王,绝上党通韩都新郑之路。韩欲献上党与秦求和,但上党郡守则欲以上党与赵,联赵抗秦。赵国自从赵武灵王去世以后,几位君主,是一代不如一代,到了赵孝成王这,遇到了这件关乎赵国命运的大事,他不与蔺相如、廉颇等贤臣良将商量,却与赵氏族人赵胜、赵豹等人商讨,最终,在平原君赵胜的建议下,接收了上党郡。”

“是啊,当时平原君赵胜也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不要白不要。”张耳说。

“后来,由此引发了长平之战,当时,赵孝成王仍然没有意识到此战是秦赵两国的生死之战。一开始,他派遣老将廉颇守长平以拒秦军,秦昭襄王派白起、王龁率军进攻,廉颇坚壁固守,双方相持达三年之久。廉颇虽然没有打什么胜仗,却也没有打过什么败仗,使秦军一步也不能前进。楚考烈王三年(公元前260年),赵孝成王误中秦反间计,改以无实践经验的赵括取代廉颇,结果被白起打得大败。赵括全军覆没,本人亦战死,赵国从此削弱。”刘邦说。

“是啊,要说赵国应该说是很能打的,出了像廉颇、李牧这样的名将,但是,从此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实力,可惜啊。”

“赵孝成王对当时的形势没有看清,任人唯亲,识人不明,他注定是要失败的。白起想乘胜进兵,围攻赵都邯郸,消灭赵国。范睢妒忌白起的功劳,担心他的功劳太大,将来地位在自己之上,以秦军疲劳应休息为由,建议允许赵、韩割地请和。秦昭王同意。秦军退了以后,谁知赵国拒绝割地给秦国,秦昭王十分恼怒,他又想派白起攻赵,白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