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战来临之前的夜晚,纪灵睡得十分香甜。
一切该做的,能做的准备,他都已经做好了。
无论结果如何,他都没有遗憾。
反而是攻城的一方,徐盛、张辽睡得很不踏实。
在向问天与诸葛亮的提醒下,他们看到了对面守将纪灵的决心。
一个在想:
“霹雳车作为攻城利器,更重要的是摧毁守军的斗志。
经过对前面两道防线的观察研究,纪灵必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。
这样就难办了啊!”
一个在想:
“寿春城中兵力大概还有5万,
围城,我军8万人根本不够用。
不围城,敌军随时可以出城。
如果他们出城后不是逃跑,而是反方向进入庐江境内袭扰,
甚至再来一次采石矶危机,该如何是好?”
……
两人辗转反侧,思虑万千。
清晨,全军饱餐后攻城正式开始。
向问天站在瞭望塔上全程关注城中的情况。
发现纪灵果然是个人才。
霹雳车开始发射石弹时,城墙上只留了很少的人作为观察哨使用。
大部分守军都躲到了城墙下面,无论霹雳车的威力有多强,都无法越过城墙攻击到他们。
这比防御弓箭手还简单,连盾牌都不用。
娴熟的弓箭兵有时还会抛射,
箭雨几乎是笔直地从空中落下,对躲在城墙下的敌人进行小范围覆盖攻击。
而霹雳车显然做不到这一点。
另外,寿春的城防确实很完备。
有外城,有内城,有角楼,有马面,还修了瓮城。
现在接受霹雳车洗礼的是瓮城,重达150斤的巨石带着强大的势能砸在城墙上,却只是磕掉一小块墙皮。
很显然,这城墙是用砖石砌成的,而不是如普通小城那样用的夯土。
寿春岗地多,采石容易,算起来成本未必会比夯土城墙高多少。
“看来,这寿春城的确不好攻啊。”
向问天感叹道。
“主公,纪灵这小子确实有些门道。但不管怎样,他也只有躲在城里挨打的份。”
唐祝很狗腿地说。
纪灵的本事,指挥攻城的徐盛、张辽等人体会更深刻一些。
以往只要霹雳车发威,几轮攻击之后敌人就已经彻底崩溃。
可是这次却很不一样,城墙上虽然肉眼可见有人伤亡,但并不见慌乱。
在霹雳车发射的间隙,立刻有人救助伤者,抬走阵亡士兵。
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动作越来越熟练。
从清晨到中午,城墙上守军可见的伤亡不过一两百人。
照这样的速度,城中5万兵马可以守上几年。
而且寿春这样的大城物资储备一定很充足,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后勤。
“难道真要恢复原始方式,让士兵抬着云梯蚁附攻城?”
不到万不得已,向问天坚决拒绝这样残酷的攻城方式。
这不是虚伪,也不是妇人之仁。
而是对未来的恐惧。
从黄巾起义开始,到司马炎一统三国结束。
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,因为蚁附攻城这样残酷的战争频频发生,中原大地人口锐减。
十室九空不再是一个形容词,而成了真实描述。
中原长期的战乱不但给了异族休养生息的绝佳机会,还送去了他们亟需的人才和技术。
这才有了后来异族的空前繁荣,也才有了“衣冠南渡”。
向问天光是想想就心痛不已,他发誓一定要竭尽所能阻止悲剧重演。
“既然我来到了这个时空,就决不允许‘五胡乱华’再发生!”
但这些事他只能自己憋在心里,连诸葛亮都不能告诉。
看看明显变得沮丧的张辽他们,向问天果断下令鸣金收兵。
“今日只是试探性进攻,不要灰心。”
虽然是安慰,但他说的也是实话。
向问天早已预见寿春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,攻城时只上了20架霹雳车。
主要是观察城墙的防御能力,以及守将纪灵的应对。
下午的军议上,向问天首先向诸葛亮发问:
“孔明,此战你有什么想法?”
“主公,寿春城防坚固,不愧是袁术经营多年的老巢。”
“如果要快速破城,你有什么办法没有?”
“据斥候今日回报,昨日纪灵确实将全城百姓驱逐出城了。
想在百姓当中收买内应,看来行不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