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!”向问天一脸得意地说道。
“如果袁公路守得住,徐州方向自然是佯攻;可如果袁公路不堪一击,为什么不能顺势收复彭城、下邳等徐州旧地?”
“主公英明!”诸葛亮由衷赞叹,目前的他还是太年轻了。
“而且,救吕奉先,是要为我所用。如果真如孟玉先生所言只是以战促和,固然能救吕奉先,但于我有何好处?”
“主公为了救吕奉先,不惜与袁公路开战,他自然感动,主公再当面招抚岂不是又多了一员大将?怎能说没有好处!”
“孔明啊,吕奉先为了活命自然愿意投靠我。可他已经不是当初丁原麾下的小小主簿,也不是董卓的一个保安队长。
王司徒巧使连环计,已经把吕奉先捧上了诸侯之位。
当过一方诸侯品尝过权力滋味的吕奉先,是绝不会久甘于人下的。
暂时投靠于我,不过是权宜之计。”向问天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。
“既如此,主公为何又要救他?”诸葛亮不解。
“我要救的不是吕奉先,而是他麾下的张文远与陷阵营。但要救张文远,必须先救吕奉先。”
“可张文远与陷阵营都是吕奉先的心腹,主公既不想要吕奉先,又如何留下张文远与陷阵营?”
“为何不能?”
“除非……除非吕奉先死了,而且只能是在战场上死的!”
“那,就让他死好了!”
“所以,主公打算先招纳吕奉先,然后让他攻徐州,借孙伯符之手杀他?”
“孔明,不要仗着脑瓜子聪明就瞎想!
吕奉先乃是我大汉第一勇士,此等人物不征战沙场,难道要养在笼中,做劳什子的笼中对?”
“主公,笼中对是什么?”
“这,不重要!总之,不许污蔑你家主公我!”
……
徐州,彭城。
孙策攻下彭城、下邳两国,袁术已经上表朝廷封他为讨虏将军、徐州刺史。
虽然是虚名,却是孙策目前最需要的,以至于孙策还有点不相信。
“公瑾,袁公路素来反复无常,他已几次许诺我太守之职后反悔,此次为何如此大方?”
“伯符,今时不同往日。你的勇猛不输乌程侯当年,袁公路此时更是危机四伏,需要仰仗于你,自然大方一些。”
提到自己的父亲孙坚,孙策颇有些伤感:“公瑾,我不及爹爹万一!爹爹当年斩华雄,克洛阳,驱吕布,那是何等威风!”
“伯符,莫要妄自菲薄!只有一代更比一代强,才是成大事者。况且,吕布如今不是已经成了你的阶下囚?”
“唉,这等用家人要挟,设计抓捕的手段,终不是英雄所为!”
“成大事者不拘小节!莫要在细枝末节上过于在意,伯符。”
“我知道的,公瑾,都听你的。抓捕吕布虽非我本意,但我不会为了吕布去得罪袁公路。”
“那便好,吕布这种人,既然得罪了一定得把他弄死,不要给他翻身的机会,否则后患无穷。”
“先留着吧,还不知袁公路真实想法呢。”
“报,刺史大人!徐州牧向问天,来攻城了!”
“什么?向问天,从哪来的?”孙策一脸的惊奇。
“禀刺史大人,是从广陵方向而来的!
近几日,派往广陵的斥候连续消失。本以为是他们立功心切深入探查去了,谁知道……”
“该死!斥候连续失踪,却不上报!”
“刺史大人教训的是,标下该死,标下该死!”
孙策带着周瑜等人急匆匆赶往城头巡视,却发现对面的徐州军并未急着攻城,而是在远远观望。
“彭城,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,还在那观望什么?”韩当小声嘟囔了一句。
“为将者自该如此小心谨慎,岂可马虎大意!”孙策训斥道。
正在这时,太史慈弯弓搭箭,向城头孙策射来一封书信。
内容主要有两点,一是斥责孙策夺向问天城池,二是声讨孙策谋害投靠他的吕布。
中心思想就是说,孙策你不仁不义,不是个好汉子。
韩当、黄盖等人看后肺都气炸了,敌人羞辱孙策可比羞辱他们自己还难受。
众人纷纷嚷着要出城教训那帮口出狂言,不知好歹的家伙。
“诸位将军,莫要中了贼人的奸计。”
“公瑾,不要万事都扯到敌人的奸计!我等岂能容他羞辱主公。”
“彭城墙高池深,易守难攻。公覆若开城野战,岂不是正中他下怀?”
“好了,公瑾说得有道理,这只是向问天小儿的奸计,不要理他。”
眼见孙策不为所动,城外的唐祝、太史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