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年关,日子过得快了起来,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八。
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,流丹领着工钱欢天喜地地推开木门,道:“我回来了,酒楼今日放假了。”
朱华从屋子里走出来,道:“火已经烧好了。”
流丹颠了颠钱袋子,道:“等我的。”
十几天来,朱华日日苦练烧火技术,终于入了门。二人吃过饭,稍作歇息,流丹便开始叮叮当当的忙活起来。
他催促朱华将木桌放在院子里,自己搬来面粉,洗净了手开始和面。朱华在流丹和面时也没有闲着,将院子和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
杂物都放的整整齐齐,看起来十分令人舒心。
二人各自忙完手中的事,搬了椅子在小院中晒太阳。
流丹闭着眼睛,温声道:“明日蒸馒头,炸鱼肉,可不能睡懒觉。后日就要过年了。”
朱华听着这些他不曾亲自上手的事情,应道:“你说什么我便做什么。”
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,不多时,流丹便瘫在椅子上睡了过去。直到日头西沉,温度渐凉,朱华才叫醒了他。
流丹不知梦到了什么,脸色紧绷,双手扯着胸前的衣襟。听到有人轻声唤他名字,猝然惊醒。许是梦中的情绪太过强烈,即便他睁开了眼也一时辨不清眼前是真是假。
见他没有反应,朱华又问:“怎么了?梦到了什么?”
流丹终于反应过来,下意识的摇了摇头,看到紧紧抓住朱华手腕的手,连忙松了开来。等到气息平稳下来,才道:“梦到了一些从前的事。抱歉,弄疼你了吗?”
朱华收回手,拍拍他的肩膀,道:“你没事就好,今晚要去集市上转转吗?”
流丹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,道:“可以呀。”
年关将近,年味也愈来愈浓,小贩们的吆喝声,孩童的欢笑,爆竹噼啪的炸裂声,大人们的责骂声,好不热闹。
流丹看着草垛上又大又红的冰糖葫芦,毫不犹豫的买下两根,分给朱华一根。他咬下一颗山楂,催促道:“快吃快吃,酸酸甜甜特别好吃。”
朱华咬下一颗,细细品尝,道:“很不错。”
二人边逛边吃,边吃边买,很快手中提满了的东西。
手上被各种新鲜玩意儿占满,行事多有不便,流丹不由得回想起天界的日子。如果还有法力在,就不用费力提这么多东西了。
走着走着,流丹的视线被一个红彤彤的摊位吸引,是个卖灯笼的摊子。他走去,左看右看,互相对比,挑选许久,指着一对雕着云纹,四条流苏自上垂下的方形灯笼,道:“老板,这对灯笼怎么卖?”
老板见有人光顾,热情道:“一对十文钱。我这灯笼可是遇水不湿,逢火不燃,小公子放心买,绝对童叟无欺。”
流丹听他的推销之词,附和道:“神奇神奇,这对红灯笼我要了。”
见他如此爽利,老板递给流丹灯笼时另送了两根手持木棍。这样,这对大红灯笼既可以挂在门外供人观赏,也可以手提照明。
两人将集市从头到尾走了一遭,才心满意足的回了家。
第二日,也就是腊月二十九,流丹蒸了三笼馒头,炸了鱼肉和素丸子。
肉香味四溢,引来了一只狸花猫。
“喵。”
流丹抬起头,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被吸引来的小猫,朝它招了招手。
狸花猫受惊了般,倏地消失不见。流丹笑着,从炸好的鱼肉中挑了一块,扔到了院子里。
“怎么了?”朱华从屋外进来,怀中抱着一捆柴。
流丹拿起一个馒头,边吃边道:“刚刚有一只小馋猫。”他又递给朱华一个馒头,“快尝尝。”
准备好明日的吃食,流丹搬来桌子放在院子里,地上的鱼肉消失了,小猫还是没抵挡得住肉香的诱惑。
桌子上摊着裁好的红纸,廉价的笔墨搁置在一旁,流丹抚平红纸,正欲下笔,又犯起了难。
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,原因就在于他的字。他的字也不是鬼画符般的丑陋,算得上是清秀,还是挺不错的。
但是在这张灯结彩,锣鼓喧天的春节中,他的字写在联子上就有些不合适了。
朱华看见他纠结的模样,走了过来,道:“怎么了?”
流丹道:“我的字写联子不太合适。”
朱华摩挲着红纸,道:“我来试试?”
“好呀。”说着,流丹让开位置。
朱华拿起从小摊上买来的毛笔,蘸满了墨,举手投足间颇有书法大家风范。
流丹被他写字时的气势摄住,久未回神。
“好了,看看怎么样。”朱华搁下笔,微微侧身。
流丹凑近,只一眼,就被朱华苍劲不羁的字深深吸引,不由得念道:“迎新春事事如意,接鸿福世世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