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都差不多,等天气再冷一点,生意会更好。”
林念佳靠在栏杆上,“这几天过的还挺舒服的,很少有跟你生物钟这么契合的时候。”
“是吗,”许执宇觉得好笑,“我出门的时候你还睡得熟呢。”
“那最起码现在我能下班回家跟你一起吃晚饭了。”林念佳感叹道,“朝九晚五的生活也挺舒服的。”
“是啊。”
刚晾上去的衣服在头顶摇晃,一阵阵散发出洗衣剂的清香,一阵阵的,都是令人心安的味道。
王先生是安宁缓和部门建立后的第一位患者,他今年85岁,罹患胰腺癌,仅仅一次化疗就远超出了老人的承受范围。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,家人们将他转进了安宁缓和部门。
林念佳走进病房,就看到同组的护士在给老人用芳香疗法处理关节紧张,相比于刚转进医院的状态,老人家的情况好了不少,不仅食量大了,每晚的睡眠质量也不错。
将仪器上的数据抄下,林念佳又问了老人家今天的情况。
“身体是否有疼痛?”
“今天心情如何?”
老人家的回复一切正常,林念佳便安心前往下一个病房了。刚到走廊,身后便追出了王先生的儿子。
“诶,护士,我是王先生的儿子,你好。”
“我看爸这几天状态不错啊,转到了安宁病房之后,身体反而好多了。我看他吃得也挺多,晚上睡觉也比较安稳。”
“我,我就是想问一下,现在这个情况,是不是,这个,继续治疗的话,情况也比较理想?”
林念佳耐心地听他说完,点点头,“现在患者的状态的确好了很多,是因为我们这个部门有很多专业的方法可以解决患者的痛苦。目前针对老先生的状况,我们采取的是去减轻症状而不是治疗潜在的疾病。”
“当然,缓和医疗也可以与治愈性治疗联用,只是这需要更专业全面的诊断,需要和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,同时也要考虑患者本人的想法。”
中年人还在等着林念佳的下文,却见她只是平静地回望着自己,这才意识到护士的话已经说完了。
“噢,行,我明白了。”中年人叹了口气。
“这几天可以多陪老人聊聊天,患者本人的想法也很重要。”林念佳再次强调。
“行,我明白了,谢谢。”再次跟林念佳握了握手,中年人才走回病房。
林念佳深吸一口气,走进了下一个病房。
两天后的晨会,宁主任在安排接下来的工作,重点也讲到了王先生的情况。
“经过沟通,王先生还是希望能够在家里离世,本周我们也将派几位同事去到王先生家中,实地考察一下是否有居家观察的条件。为了工作更好展开,我们也邀请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事一起进行。”
当天下午,林念佳便跟另一位同事赶往了王先生的住所。王先生住在家属楼里,居民区比较老旧,但是设施都很健全。
林念佳一边往上爬楼,一边还能听见楼下游乐场孩子的嬉笑声。
“这小区老归老,环境还挺不错。”同事望向窗外面的景色,感慨道。
“是的,就是没有电梯,估计到时候老人家上来得费点劲儿。”
敲敲门,王先生的儿媳给她们开了门。
“你好你好,”女人有些局促,说话的语速很快,“老人家平时是一个人住在这里,我这几天也是隔三差五就过来打扫卫生。你们随便坐,随便看看。”
“这里是老先生的卧室,虽然小了一点,但是老人家住下来肯定是更安心的。”
巡视完一圈,家里的条件还是很合适的,只是卧室的空间还需要加大,到时要将床头柜搬出去,再将其他地方收拾一下,腾出足够大的地方摆放医疗设备。
林念佳和同事拍了照片,做了记录,便回医院作报告了。
很快部门的意见出来了,王先生可以回家进行居家安宁。
许执宇听完,看着林念佳坐在对面低头喝汤的样子,挑了挑眉,“所以王先生下周就可以回家了?”
“大概明天就可以了,上午同事就会把一些设备先带过去布置好。”
“没想到现在医疗服务还可以做到这一步。”
“我也很意外,”林念佳拿手背擦擦嘴,“感觉每天都能接触到新事物。”
许执宇递过去一张纸,“最近晚上还能看到执念吗?”
这好像是对方第一次主动提起执念,林念佳回忆了一下,“新工作到现在,还没梦见过执念。”
许执宇点点头。
“其实关于执念,也有一些客观的分析。”
许执宇挑挑眉,看着她。
她继续道,“我妈刚知道执念的时候,带我去看了很多心理医生。其中一个医生的解释是这样的,执念就是我近期生活压力的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