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定姜舒会早点过去后,李琴琴开心极了,知道姜舒不想再跑一趟,主动揽下报信的事,顺便让老三给姜舒买火车票,还得给亲家打个电话,没能亲自上门已经很不好意思了,如果连个电话连封邮件都没有,那就是他们作为长辈的不是了。
想想感觉有好多事情要做,李琴琴干脆也不等明天了,当天下午就想跑一趟公社,早点把事情办好早安心。
姜舒则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行李来,虽然才下乡半年,但姜舒还是积攒了很多行李,前面有原身不断给她寄东西,后面有沪市的家人不断寄钱跟书本,姜舒的东西就越来越多,挺大的一间屋子,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。
看着这些她就头疼,还是只能走邮寄,要是全部靠她自己双手提,姜舒想到那个画面,整个人吓得一哆嗦,还好这个时代还能邮寄,还好还好。
想归想,姜舒还是有条不絮的收拾好了行李。
晚上临睡觉前,姜舒躺在床上想自己有没有遗落了什么,这次一走,再回来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,姜舒想到原身那边,不知道换了个地方还能不能收到那边的来信?明天还要再跑一趟公社才行。
还要跟魏英红他们道别,也要跟姜爸姜妈说一声,要不是南岛跟沪市在两个相反的方向,姜舒应该要回家一趟的。
这个时代的交通跟通信真的很麻烦呢,真希望国家快速发展起来啊!
第二天,村长跟李琴琴帮着把姜舒的行李拿到邮局,然后两人才驾着牛车前往县城,今天他们有其他事要做。
姜舒把行李按着沈宗兆给的地址寄出去,然后又把昨天写好的信寄给原身那边。而姜家那边,因为昨天才打过电话,所以姜舒今天选择拍电报。
做完这一切后,姜舒才去供销社买了些糕点,今天要跟知青点那边的道一下别才行。
回到家里后,姜舒看了下房间,搬了一些行李出去后,整个房间都空了,只剩下一些冬天的衣服,还有一个行李箱。
看着看着姜舒居然有点惆怅,还真有点舍不得呢。
魏英红今天上工去了,晚上才有空,所以姜舒又跑了一趟山上,这次她不是为了水果而来,而是为了那些老树。
姜舒按着记忆中的位置,一颗一颗看过去,等姜舒从山上下来后,整个人出了一身汗,头晕乎乎的,四肢发软。姜舒还以为使用能力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呢,原来还是有的,就是有点难受。
强忍着疲惫回到村长家后,姜舒连洗澡都来不及,只能把衣服脱掉,穿上睡衣就爬上床睡着了。
———
县城
林宛像往常一样,背上背着竹筐,脸上围着布巾,在黑市里穿梭。
前段时间黑市被红小兵知道后,黑市里的倒爷们,都安静了一段时间,等风声过去后,这才又寻了另外的地方,重新开了起来。
林宛收到消息,做了两天准备后,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。上次损失了不少钱,把林宛心疼得不行,今天一定要把那天的份额赚回来。
这次倒爷们做足了准备,不仅在黑市入口留了放哨的人,还在外面放了人。只要一有动静黑市里能立马知道。
虽然如此,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再观望观望,最明显是 ,今天黑市里人少了不少。
林宛内心暗暗着急,她今天准备了近二十斤,人那么少,卖不出又要砸在了手里,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,卖不出去,不出两天东西就会坏掉。
心急的林宛找了个人比较多的地方,位置靠近巷口,只要一进黑市就能看到她的摊位,生意肯定比较好。
把摊子摆好后,林宛站在一旁静静等待,黑市里不能吆喝,全靠客人自动上门询问。
很快就有客人寻着香味过来,只是在知道了价格后,摇了摇头又走了。
接下来的几人都是因为价格没成,林宛有点着急,本想咬牙再看看,现在没办法只能把价格降下来,把东西都卖完才是正事。
降价之后总算是开了张,陆陆续续卖了一些。
可是这还不够,竹筐了还有很多,林宛看了看天色,按这个情况下去,今天一天都卖不完。
林宛都是偷着跑来的,她从来没有开过介绍信,所以晚上并不能留在县城里。
先卖着,实在不行就只能卖给倒爷,他们有路子,只是收的价格太低了,这样林宛就赚不了多少了。
这时候有人来了,林宛收起思绪,看向来人。
是两个人高马大的中年人,其中一人背上还背着个受伤的大娘,她看着有点眼熟,林宛没有放在心上,只觉得可能是来买过。
“大娘要来一斤吗?”
“这个是什么来着?”大娘下了背,单脚站着靠在她身边的人身上,并没有回答林宛,而是眼神奇怪地指了指竹筐里的卤味问她。
林宛耐心回答,“这个叫卤味,全县城只有我这一家,没人有。”她的声音里满是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