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伙,刘芳芳这人是被谁点拨了吗?居然学会挖坑了,还学会反过来嘲讽自己了。
不过那又怎么样,她又不是真的十八岁,还能被刘芳芳牵着鼻子走?
“我愿意下乡,那是我爱党,遵从党的脚步走,而你呢?是不是还觉得自己做了好人好事?被人一点拨就觉得自己没错啦?你到底在做什么美梦呢?”好听的话谁不会说,要是对象换个人,姜舒都能当场说得更好听,更热血。
刘芳芳好不容易抬起的头又低下了,这是她逃避时喜欢的姿势,每当说不出话来,她就这么做。
她那时真的是一时上头了,自己真的不是故意的,只是等反应过来时,已经没有办法撤回了。再说了,莫春燕说得也没错,对姜舒来说,她又没有受到什么伤害,下乡这么多天了,她也没上工,都没吃苦,为什么还要咄咄逼人?
“而且不管怎么说,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,就私自为我报名下乡,这是犯法的你知道吧?你不道歉也行,反正我已经跟我爸说了。”姜舒一点都不在意,一个道歉而已,无所谓,就是心里有点不舒服而已。
看着她低着头还是不回话,姜舒露出一个坏笑。
向前走近两步,然后猛地微微弯腰抬起头冲她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,吓得刘芳芳连连后退。
“既然你不愿意道歉那就算啦,反正也不是真心的,我也不稀罕。”看她被吓得手都微微颤抖,姜舒心情好多了,她姜舒可不是个好欺负的主。
见她还是低着头没打算回话,姜舒也不失望,就这两次见面,她就摸清了刘芳芳的大部分性格,胆小怕事又嘴硬,还喜欢逃避现实,偏偏又看不得别人好,这种就是那种背后小人,姜舒就觉得自己应该不是唯一一个被她报名下乡的人。
这种人是真的恶心,让她去杀人她肯定不敢,但是就是在小事上特别恶心人。
摇了摇头,姜舒不再理她,转身离开这里,去看人抓鱼了。
今天的天气是真好,不仅没有刮大风,太阳也很给力,水库底下的人干得热火朝天,上面的人把鱼抓进竹筐里,也都眉开眼笑的,大家的心情都很好,看来今天是个大丰收了。
姜舒找到李琴琴,她正双手插兜跟一群年龄比较大的老奶奶们坐着聊天,看着很是热闹。
“琴姐!我来凑凑热闹。”
李琴琴挤了挤旁边的人,让出一个位置来给她做,“来来来,挤一挤比较暖和。”他们坐着的是长条两脚凳,挤着坐确实比较暖和。
“这是知青吧?看着就是嫩,穿得也好,我都不知道多少年没见过新棉衣了,真是羡慕啊。”
“那可不,咱们家里谁能有两件棉衣都能偷着乐了。更何况还是这种没有补丁的,颜色也好看!”
“哈哈哈就是啊,要不是我家老头子去年走了,家里棉衣哪里轮得到我穿啊。”
姜舒津津有味的听她们唠嗑,明明都没什么牙了,讲出来的话却格外好玩。
老奶奶们精神特别好,一直在聊家常,聊哪家媳妇好,哪家媳妇凶,讲到后面还说起了以前的日子。
姜舒听得一愣一愣的,这可比以前看历史书有趣得多了,老奶奶们可都是从那个年代里过来的,说起以前的事情特别激动,就连李琴琴都能说上几句。
只有姜舒什么都不知道,只能在旁边听听。
她们刚换了个话题,说得正起劲呢,结果那边抓鱼的人已经抓完了,喊着要分鱼了。
奶奶们也顾不上聊天了,手脚利索的起身上前去看鱼了。
而因为椅子另一边的人都站起来了,姜舒一不注意差点被翘起来的凳子给掀翻了,吓了她一大跳。
见没人看见,松了口气,要是摔在地上,那可太丢人了。
姜舒拍了拍衣服,跺跺有点冻僵了的脚,也凑上前去看。
只见整整几十个竹筐整整齐齐摆放在空地上,里面装着满满的鱼,时不时还有鱼蹦哒到地上,看着就很壮观。村里水桶没有,但是竹子却有很多,村长家后面就有一大片竹林,明年肯定有很多竹笋吃。
村里人基本都会点技能在身上,编点竹筐竹篮用都是小意思。
村长脚边放着一个老式秤,这是生产队唯一的秤了,每年队里称重都是用它,今天当然也早早就搬过来水库这边了。
几个大队长的手上还个拿着一个手杆秤,姜舒见过,她奶奶家以前就有那种秤,但是姜舒一直看不太懂,上面标的都是小点,一点一点的她不太会看。
“刚刚我们和沈会计算了下,今年我们的鱼算是大丰收了,所以每个人的份额提高了,一个人能换三斤,一斤两个公分,要换的找各大队队长安排顺序换,不许插队啊,按着顺序来。”村长高声说道,说完又吹了下口哨,哨声尖利又大声。
等到口哨声,几个大队长把距离拉开,大家都各自去寻找自己队的大队长排队了。
姜舒边看边点头,